新闻资讯

重磅发布!优谷科技自主研发15MW半直驱永磁发电机亮相2025北京国际风能展


在全球双碳目标加速推进、风电产业向大容量、高效率、低成本方向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常州优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谷科技)全资子公司——优谷电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下称优谷电气)自主研发的“15MW半直驱永磁发电机,于1020日在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展(CWP2025)重磅发布。这款凝聚优谷多年技术研发心血的核心装备,凭借在产品设计、智造能力与供应链管理整合上的三重突破,重新定义海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性能标准,为全球风电整机商提供更具价值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针对深远海复杂环境难题,优谷电气 “15MW 半直驱永磁发电机” 在结构设计、冷却系统及监测配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相较于传统直驱机型,优谷电气“15MW半直驱永磁发电机” 采用创新的八边形柱体结构布局的轻质机壳,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效率和可靠性更好等技术优点。

优谷电气“15MW半直驱永磁发电机将传统半直驱发电机IP33防护等级提升至IP65,有效阻挡高盐雾颗粒与水汽进入电机内部,从根源减少环境侵蚀引发的故障;此外,通过合理匹配齿轮箱与永磁发电机的传动比,在保留永磁电机高功率密度、低损耗优势的同时,大幅降低发电机本体体积与重量,减轻机舱承载负荷,应对强风浪带来的结构压力。同时,定子与转子间的临时锁定功能便于发电机装备在海上的整体运输、安装与拆卸,转子转接盘结构则简化了齿轮箱高速轴维修流程,降低发电机组在深远海运维难度。

冷却系统采用空气--空气设计,精准适配深远海高湿环境。4个空水冷却器圆周方向均布在八边形定子机座的角部,使电机内部圆周方向均温性更好。单个空水冷却器和四分之一的发电机部分内部构造了双循环风路结构,进一步提升了发电机轴向均温性,有效降低了转子磁极部分额定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温度,有利于提高发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监测配置上,装配12个绕组PT100测温元件以及内置式PT100测温元件,可实时监测发电机绕组及内部关键部位的温度。同时,具备冷却风机故障状态监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冷却风机的异常情况,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发电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谷电气凭借国际一流的制造能力、专业顶尖的研发团队、数智化建设与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已构建起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装备的核心智造实力。优谷电气聚焦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和冷却系统产业化项目,通过高投入、分阶段建设打造规模化、高精度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设计产能达30GW,建成后可年产5MW以上风力发电机及冷却系统集成设备3000台套。其中,工厂一期已建设完成,项目投产后将形成2000台套产能,工厂二期将在一期东南侧新增30亩用地、40000㎡建筑,进一步新增1000台套产能以实现有序释放;一期厂房建筑面积31500㎡,层高20m且内含7跨车间,部分为恒温车间,行车承重覆盖25-200T,可满足大型装备生产需求。各车间按工序精准划分,涵盖线圈、嵌线、预组装、总装全流程,同时依托国际一流专业设备,从核心部件加工到整机装配测试形成高精度、高效率制造流程,尤其能保障15MW半直驱永磁发电机的卓越品质。

优谷电气依托母公司研发平台组建了行业高水平研发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黄守道牵头,汇聚专家、教授等核心成员约30余名,研发部还下设电机研发、电机装配工艺、冷却器机组、图文和ERP管理四个小组,分别负责风力发电机及冷却系统的研发设计、装配工艺、制图与数智化管理,全方位为 “15MW 半直驱永磁发电机” 等产品落地提供技术研发支撑。

优谷电气依托母公司优谷科技全面建成的“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通过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投入,可实现全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确保了生产全流程的精准管理与优化,提升智能化水平,优化生产流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优谷电气已于20256月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从质量、环境、安全多维度建立标准化管理框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将进一步完善各类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为产品质量筑牢防线。

在风电装备降本增效的行业趋势下,优谷科技凭借全链路供应链管理能力,在保障品质的同时实现成本优化,让15MW半直驱永磁发电机不仅性能强,更买得起、用得省,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依托母公司优谷科技在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优谷电气实现发电机核心材料的自主化保障。优谷科技完善的采购渠道与生产能力,不仅能确保材料品质稳定可靠,避免外部采购过程中的品质波动风险,还能减少中间环节成本,降低原材料采购支出,为产品成本控制提供坚实基础。